终于来了!耗时两年,央八开播,这部33集涉案悬疑大剧熬夜也得追 -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8 00:01:35   浏览次数:447



荧屏上,《以法之名》的硝烟刚刚散去,检察官洪亮刀刃向内的勇气仍在观众心头激荡,央视八套的刑侦宇宙从不让人失望,它早已悄然布下另一枚重棋。

就在7月12日黄金档,接棒而来的《利剑玫瑰》即将出鞘,这部耗时两年精心打磨的33集打拐涉案大剧,带着37起真实案件的血泪烙印,以国内首部聚焦公安打拐的刑侦题材之名,精准刺向社会的痛点神经。



该创作团队从2018至2023年间发生的37起真实拐卖案件中汲取养分,将那些曾牵动亿万人心的社会事件,如婴儿人质解救、余华英拐卖案等,进行艺术提炼和重组。

就在屏幕上呈现的,是电梯监控里婴儿瞬间消失的惊魂一刻,是古老祠堂香炉下掩埋的花季少女,是跨国贩卖链条中被当作商品交易的外地女孩。



每一个画面,都带着现实的冰冷触感,共同编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人间罪恶之网。

将打拐这一沉重主题搬上涉案剧的主舞台,如何把握尺度与温度的平衡成为关键。



《利剑玫瑰》没有回避犯罪的残酷,被迫卖淫少女身上的伤痕,丢失孩子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穷凶极恶的罪犯为逃脱制裁挥向警察的屠刀。

然而,镜头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力量,公安部全程参与指导,确保了剧作的专业底色,DNA技术比对、犯罪地理侧写等科学刑侦手段的严谨呈现,让戏剧的紧张感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显而易见,迪丽热巴在剧中的形象突破成为一大看点,预告片中,她以利落短发、素颜示人,彻底褪去明星光环,化身背负童年拐卖阴影的女警邓妍。

为了贴近角色,她提前三个月投入特警训练,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完成高强度攀爬、追车动作戏,拍摄期间伤痕累累却坚持亲身上阵。



当镜头捕捉到她从人贩子手中夺回婴儿时那双颤抖却坚定的手,观众看到的不是耀眼的明星,而是一个被恐惧与责任撕扯、在使命召唤下前行的普通人。

金世佳则用增重15斤的硬朗形象,塑造了技术型刑警常锐,这位精通犯罪心理侧写和卧底侦查的硬汉,与邓妍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绝佳搭档。



当邓妍因个人情感几乎葬送行动时,常锐那句冷静的提醒救人是目标,但不能成为代价,道出了刑警职业冷静外表下必须坚守的残酷法则。

同时剧中以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巧妙地将职业使命与人性挣扎交织在一起,明线是邓妍带领打拐专案组,步步为营摧毁跨国拐卖犯罪集团,暗线则是她对殉职缉毒警察男友死亡真相的执着追寻。



两条线索在跨国少女贩卖网单元中轰然交汇,一个更为骇人的秘密浮出水面,拐卖产业链竟与地下毒品交易网络盘根错节、共生共荣。

这种层层嵌套的悬念设计,让观众在破解案件谜团的同时,也见证着女主角一场关乎正义与救赎的双重复仇。



实力派演员尤勇智、冯国强的加盟,为剧集注入了沉甸甸的份量,他们饰演的公安前辈,既是年轻刑警的领路人,也折射出体制运行中的现实困境。

剧中一场冯国强痛斥地方保护主义阻碍跨省办案的激烈戏份,撕开了打拐行动中最顽固、最令人无奈的现实壁垒。



当荧屏充斥着悬浮造作的刑侦偶像剧时,《利剑玫瑰》选择回归刑警工作的泥土气,邓妍和她的战友们没有无所不能的主角光环,长时间蹲守时被雨水泡得发白的警服,结案后累得蹲在马路牙子上啃火腿肠的狼狈,面对失踪儿童家属绝望下跪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力。

正是这种对英雄光环的祛魅,让最后雷霆万钧的收网行动更具冲击力,当特警如神兵天降冲入窝点解救被拐儿童时,观众早已与角色一同走过了那条布满荆棘的艰辛之路。



从《狂飙》的黑帮史诗,到《以法之名》的司法自省,再到《利剑玫瑰》,一条清晰的刑侦剧进化脉络跃然眼前,这一次,镜头聚焦于个体命运的救赎。

打拐题材之所以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在于它触动了人性最深处、最原始的恐惧,失去至亲骨肉。



当电影《亲爱的》原型家庭仍在漫漫寻子路上跋涉,当申聪案中对买家的量刑引发广泛讨论,《利剑玫瑰》的播出不啻为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

屏幕亮起,那些源自真实案件的冰冷代码将化作有血有泪的故事,观众不妨特别留意第三集祠堂藏尸案中那场审讯戏,没有惯常的咆哮与逼供,只有烟雾缭绕间心理攻防的暗流汹涌,老戏骨与新生代演员的演技张力在此刻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冰层终将被利剑刺破,玫瑰注定在荆棘中绽放,这部央视耗时两年精心锻造的作品,势必要在2025年的盛夏,点燃无数观众心中的良知之火。

它的到来,不仅是一部剧的播出,更是一场关于守护与救赎的社会凝视。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影视